8月21-23日,第十八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等单位承办,是国内渗流力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旨在交流渗流力学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需求。能安学院徐鹏教授、严微微教授、王进卿副研究员和学院相关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渗流力学是研究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规律的关键学科,在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地热能利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以及储能技术等前沿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本次会议围绕油气渗流力学、煤岩渗流力学、岩土和水利渗流力学、地下空间及CCS/CCUS渗流力学、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分析、多尺度多相多场渗流力学、实验渗流力学、计算渗流力学和AI渗流力学等多个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5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在本届会议上,我校教师发挥了积极作用。徐鹏教授和王进卿副研究员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共同担任了“多孔介质传热与传质分析”分会场的执行主席,组织了该会场的学术报告与交流活动。在学术报告环节,严微微教授作了题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分形油藏试井分析与产能预测研究》的邀请报告,该研究针对复杂缝洞型油藏的特性,引入了分形理论并提出了新的试井分析模型与产能预测方法,为高效开发此类油气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引起了同行专家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王进卿副研究员在作了题为《热诱导盲端孔隙内气泡传质生长及释放特性》的邀请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多孔介质内部在热驱动下,盲端孔隙中气泡的成核、生长、传质机理及最终释放的动态过程,对于理解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复杂运移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此外,我校3名研究生也分别作了口头学术报告,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专家学者进行了有益的交流,他们的表现充分展示了能安学院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精神风貌。
通过此次参会,不仅向全国渗流力学学界集中展示了我校在能源、安全和环境领域,特别是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油气藏渗流理论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大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通过与领域内顶尖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为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将对推动能安学院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条:能安学院教师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合作发表自适应针织纤维最新成果
下一条:能安学院与杭州华源前线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签约 暨联合实验室授牌仪式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