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在学术生涯早期快速提升科研技能、拓展国际视野,5月9日,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在环宇楼B204举办 “赋能青椒学术生涯——与国际知名学者面对面”系列讲座,邀请了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主编、德国伍伯塔尔大学Jörg Rinklebe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矿业生态工程领导者Longbin Huang教授,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副主编、比利时根特大学Filip Tack教授,Geochemical Transactions主编、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Daniel Alessi教授,环太平洋高校协会可持续废物管理项目主席、国际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学会主席、韩国高丽大学Yong Sik OK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与我校年轻教师和研究生们面对面交流。能安学院院长徐鹏教授主持讲座,我校70余名师生参加。
徐鹏院长首先代表学校和学院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徐院长向专家们介绍了中国计量大学的发展沿革以及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建院背景和发展目标,并希望与会专家一如既往地支持能安学院青年学者的培养,期待未来在学术成果、科研项目、学生交流、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有更多深入的合作。
Jörg Rinklebe教授作了题为《Effective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 through scientific publications》的讲座,从学术期刊主编的视角,介绍了学术出版过程中年轻学者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规范;Longbin Huang教授作了题为《Translating science into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tackling larg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的讲座,结合自己在澳大利亚尾矿区生态修复领域杰出的工程实践经验,传授如何有效地将基础科研转化为创新技术;Filip Tack教授作了题为《From scattered notes to superpower: build your second brain with effective note-taking》的讲座,针对科研工作过程中各类知识信息的纷繁复杂,重点分析了如何做好科研笔记并形成科研总结;Daniel Alessi教授作了题为《Setting yourself up for success: practical tips and advice for a career in academia》的讲座,分享了他本人从求学到工程师再到学者的宝贵经验,深入剖析了青年学者如何为自己的成功做好准备;Yong Sik OK教授作了题为《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recognition: how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that global network》的讲座,通过诸多成功案例的分享,分析了年轻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国际学术认可的重要性。
系列讲座结束后,与会的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和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面对面交流与讨论。
上一条:党纪学习教育|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畅通生命通道——能安学院组织实验室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