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类安全工程领域2021级硕士研究生潘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Fue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22年度影响因子为7.40)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ew insight into the pyrophoricity and mechanism of ironic sulfide from synergistic effect of FeS and FeS2”的研究论文。我校为唯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指导老师刘辉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石油储罐的硫腐蚀产物具有很强的自燃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严重安全环保问题。当前针对硫腐蚀产物自燃性的研究大多以单一硫铁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硫铁化合物混合组分的协同致灾效应。论文使用FeS与FeS2的混合物模拟硫腐蚀产物,通过Asym2Sig反褶积函数对反应的微商热重曲线重叠峰进行分离,系统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FeS与FeS2对硫铁化合物自燃性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氧化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多阶段放热反应,并引发中间产物单质硫的氧化;多阶段反应形成协同效应,加剧了体系的反应进程。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石油储罐硫腐蚀产物的自燃机理以及进行精准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上述工作得到了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6236123020562
上一条:“家长访校,合力共建”——质安学院创新家校合作模式
下一条:质安学院站好迎新第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