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乡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专程寄给我校2020届毕业生陶竑杰,对他在后方参加抗洪救援的义举表示感谢。
陶竑杰是我校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2020届的毕业生。在校时他是学院党员之家的成员,经常参加党支部志愿服务活动,以党员责任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指引着他,这次也不例外。
7月20日,在杭州上班的陶竑杰通过网络新闻得知河南郑州、新乡等地发生严重水灾,急需支援。看着洪水给当地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陶竑杰立刻便想着动身河南。
7月21日早晨,他联系一位救援协会的朋友,表示想加入救援队去前线参与救援。但电话那头的朋友说,洪灾发生后,当地情况较为复杂,希望他留守后方,做一名网络志愿者参与救援。不能冲锋一线,虽有一丝遗憾,但陶竑杰心想着留在后方也能帮助灾区人民,便一口答应了下来。“无论能不能去前线,总归是做了我想做的事情。”陶竑杰说。
当天陶竑杰便在朋友推荐下加入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和其他网络志愿者一起搭起汛情信息网。开始,陶竑杰的工作是核实救援信息,也就是借助互联网渠道收集救援信息,并逐一核实,在受困群众、政府和一线救援队等各方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沟通的桥梁。
工作第一天,陶竑杰就被分配了400多条求助信息。他说,这些求助信息对于灾区群众和家庭来说,就是脱困的希望。前线的救援人员与时间赛跑,后方的信息处理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陶竑杰将核实后的求助信息按要求分等级后,快速送达一线救援团队。就这样,陶竑杰与其他来自五湖四海的网络志愿者一起,临时组建了一个信息网络,构成了生命的方舟。
“我们处理的信息越快被核实,越快被送达,生命就越快被抢救。”陶竑杰说,信息核实工作繁琐,而且信息源源不断,考验体力的同时,也需要随时提防情绪的决堤,“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20个小时,有时候需要连续通宵。精力总算没有白费,越到后面,灾区救援信息就越来越少了。”
几天后,陶竑杰转至调配物资岗。在这个岗位上,他需要将全国各地支援河南的救灾物资匹配对接平台,让物资落到实处,合理分配郑州、新乡、鹤壁等地,不让爱心“拥堵”。陶竑杰说,灾后一些地方的水体受到污染,眼下,他还在做调配饮用水的工作,为当地居民解决吃水难问题。从7月21日至今,陶竑杰在后方时刻关注着灾区动态,参与救援服务时间已达500多个小时。
陶竑杰的义举是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的缩影,“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爱国心,报国情正在计量学子的义举中熠熠生辉!(舒晴)
上一条:质安学院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
下一条:我校师生赴京参加“读懂中国”征文讲述类作品展播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