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22日,我校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大赛由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协办;吸引了全国100余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的58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参加。
此次大赛是第29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11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在内的200多所学校的近千支队伍参加了比赛。最终包括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代表队在内的59个作品晋级了决赛。
经过作品展示、实际验证、专家会审、现场答辩等多个环节激烈的角逐,我校参赛作品《远程控制液体燃料烟点自动测试系统》(马毓婷等完成,李海航老师指导)获得一等奖,该作品使用精密控制电机、远程控制点火、图像处理技术解决了低压舱等密闭空间内液体燃料烟点的测量问题;《火焰高度测试程序》(王姝雯完成,黄冬梅老师指导)获得二等奖,该作品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火焰高度的动态捕捉;《典型自热物自燃倾向性测试装置》(陈依婷完成,刘辉老师指导)获得三等奖,该作品基于LabVIEW技术,设计了一套典型自热物自燃升温自动采集系统。
大赛组委会指出,此次比赛旨在探索“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深化内涵建设。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程认证、专业建设、学科发展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大赛评委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表示,安全必须从学生抓起,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素质。我们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生命至上的思想,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专家表示,本次大赛通过实践竞赛和案例教学,使学生树立安全科学与工程理念、质量及标准意识,具备从事安全科学与工程相关工作的能力。此次大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近年来高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以及新一代工科人才的风采。
我校参赛师生表示,大赛是试金石,近4个月的集训和磨练,多轮设计、施工、实验、调试、检验,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和检验了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今后参与科研与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通讯员:李海航)
上一条:环境工程专业举办第八届师生羽毛球友谊赛
下一条:青春献礼十九大,创新实践绘研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