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总览 >> 学院信息 >> 学院动态 >> 正文

质安学院扎实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指导工作

发布日期:2015-12-16    
作者:     
来源:     
点击: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风建设的一项中心工作。质安学院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广泛动员、专题讲座、实践指导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平台。

广泛动员、提早准备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增强对于项目及赛事的认识,学院分层分类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广泛动员。

开学初,学院专门组织各年级科技委员会议,介绍了适合本院学生参加的课外科技竞赛项目及院内各协会的运作情况,鼓励科委带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10月底,学院举办了面向2014级和2015级学生为主的课外科技分享会,邀请在数模、挑战杯、电子设计、力学竞赛等方面的科技达人们与学弟学妹们畅聊自己的实践收获。

专题讲座、培养兴趣

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更多普及机器人相关知识,学院在11月底邀请了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玲芬女士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朱玲芬从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实用类别、应用领域等方面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往机器人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大门,鼓励同学们利用专业优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质安学院学生近年来在数模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院共有4位同学获得国家一等奖、2位同学获得国家二等奖,1位同学获得浙江省一等奖、6位同学获得浙江省二等奖、9位同学获得浙江省三等奖。为了增强对数模的认识,学院在11月中旬邀请学院数模协会指导老师王义康面向2014级学生开展了以"了解数模、参与数模、应用数模"为主题的讲座。王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从时代的召唤、媒体的呼声、现代大学的要求、专业需求等方面强调数模的无处不在,同时用生动的例子说明参与数模对毕业生在企业招聘、研究生复试、出国留学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大家积极投身数模。

专利写作作为大学生创意实践的途径之一,一直颇受学生的关注。学院专利协会于11月初举办了以"共建美好校园"为主题的面向全校学生的专利大赛,并邀请协会指导老师李琛、厉志安举办了大赛动员暨写作指导会,对专利类型、写作流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等进行剖析,给予同学们切实的帮助。接下来学院还会开展个别指导、过程跟踪,为同学们的专利申请之路保驾护航。

实践指导、夯实基础

"挑战杯"一直都是学院课外科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有针对性的对参加2016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进行指导,学院分别邀请成教学院副院长丁卫明老师和经管学院党委书记乐为老师对进入校复赛、决赛的队伍进行重点辅导。两位老师就选题的背景、队伍的组建、资金来源、市场前景、盈利模式、核心技术等方面展开详细指导。学院内部也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指导、模拟答辩等,力求学生在不断的指导与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为2016年的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

电子设计大赛是学院课外科技活动的突破口。2015年,学院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省三等奖1项,顾奇梁、徐惠杰团队还获得了TI专项奖。学院MCU电子协会在每年的电子设计大赛训练过程中一直起到重要的指导、督促作用。12月初,协会指导老师袁月峰同高年级成员一起针对工训中心给出的测评题,结合同学们做出的效果以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针对原理不懂、仪器不会使用、焊接技巧、排线布局等问题一一进行现场讲解、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互动中获得提升。

此外,学院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校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校开放实验项目等课外科技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的过程中,由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过程指导,保证各类申报项目的研究质量。(通讯员:刘亚荣)

上一条:质安学院举办2015年冬季就业招聘会

下一条: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举行2014-2015学年学生表彰大会暨2015年院 “十佳歌手”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