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平台,也是校园实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通过落实“五项举措”,扎实推进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暑期社会实践的“实践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项:抓住重点、提早动员
为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在5月7日就召开了暑期社会实践宣讲会,质安学院分团委书记胡晓南向同学们解读了《中国计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围绕“什么是暑期社会实践”、“为什么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如何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等中心问题向同学们做了全面详细地介绍和解读,并针对团队组建、成绩评定、媒体宣传、安全防范、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详细介绍,使同学们对暑期社会实践有了全面了解和认识。同时围绕2013年团中央“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及浙江省教育厅“寻找最美”暑期社会实践主题进行了重点讲解,明确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向。
第二项:重点选拔、二次提升
经过前期的宣传动员以及1个月的精心准备,学院共组建了26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内容涵盖了公益服务、民生调研、环保科普、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文化宣传等方面,学生参与度高、涉及面广。同时,为了提升各实践方案的质量,学院在对各实践方案进行初选的基础上筛选出8支队伍进入第二轮的评比,并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指导教师谢冠富对各实践方案的研究意义、可行性分析、创新特色、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评审及点评,改进社会实践方案。此外,对评审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二次修改和提升,完善社会实践方案。
第三项:突出重点、集中培训
为了让各实践队伍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期间突出重点,创新活动,吸引更多的媒体关注,学院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指导教师谢冠富针对媒体报道、新闻写作方面的内容对各实践团队进行集中培训。谢冠富就新闻的价值判断、新闻稿的写作、拓宽媒体渠道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使同学们了解与掌握了很多重要知识,如“怎样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新闻稿写作的基本格式、撰写时的注意事项”、“如何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做好宣传”以及“投稿中的注意事项”等,提高了各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四项:出发动员、强调纪律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强调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纪律和注意事项。7月1日,学院召开了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社交礼仪、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汇报责任制度再次进行了培训与强调,保证暑期社会实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项:落实制度、保证安全
为保障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学院落实了多项安全制度。不仅认真落实“每日一报”制度,同时每一位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都签署了《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安全承诺书》,每一支实践小分队也都签署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承诺书》;此外,学院还为278名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购买了保险,保障学生安全,防患于未来;同时给每一位学生家长邮寄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了家长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事宜。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校实践文化的建设。每学年学院都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搭建生产实习、科技实践、社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上一条:质安学院党总支举办“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
下一条:我校质安学院成功举办“智能生产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展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