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习,创新服务”
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质安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一直秉承建设学习型和创新服务型支部的理念开展工作。
《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党员干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读本》、《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等关于党的理论著作和历史书籍不再静静躺在图书馆里的书架上,而是支部每位成员人手一本的理论指导书,他们以此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水平并按期交流;同时支部成员通过关注各类网站,及时将《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保持党的纯洁性》《习近平在北京高校调研时强调高校党建要继续坚持和贯彻好正确指导原则》等文章中提到的看法和建议放在民主生活会或支部QQ群里供大家学习和集体探讨,把支部党员思想及时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在做好思想建设工作的同时,支部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筹备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组委会,利用有限的教师、毕业生、研究生、实验室、实验基地、专业网站等资源,为安全工程专业全体学生提供服务。并且在支部所属大三班级,成立以党员为核心的考研、公考、求职小组,在支部所属大一、大二班级,由党员牵头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并联系相关专业老师、有经验的学长加入到各小组中,以支部带动全体学生,共建优良集体。
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校十大成才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各种优秀学生奖学金、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微积分竞赛、院校学生会、社团、校优秀团队等处处都有支部内成员的优异表现,着实体现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爱计量爱的三次方”
“送一桶水,捐两毛钱。从2008年开始,来自山西临汾的28岁小伙子茹向辉始终坚持做着‘两毛钱的慈善’。3年多来,他肩扛背驮送出了1.2万桶水,向慈善机构捐赠了用汗水凝聚而成的2400元善款”这就是身边的平凡,这就是身边的伟大。“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以此献给那些在学习生活上有所懈怠的同志们。“吴斌,48岁,杭州长运快客司机,5月29日中午,他开车从无锡返回杭州,突遭对向车道飞来的铁块击中,肝脏多处破裂、多根肋骨骨折。危急中他毅然拼命停好车,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向您致敬,一路走好!”这是最美司机无私、敬业的真实写照……
这些无论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还是激励大家的语录不是口口相传,而是活跃在一个名为“爱计量爱的三次方”的微博上。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建立这样一个微博,旨在宣传雷锋精神,并号召大家从平日生活点滴做起,向身边的人伸出援手,传播善意,同时接受帮助的人要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并做出承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再帮助其他三个人。如此一来,从1到3,再到9,到27,以此类推,活动影响逐步扩大,把雷锋精神传出去,也把爱与感恩传出去。支部内成员经常在微博上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彼此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得提升了支部思想建设。
“关爱落入凡间的精灵”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同样是世间精灵,只是在坠入凡间的时候上帝动了点手脚,就变成了先天性聋哑儿童。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相比于我们普通人,他们更需要关怀,更渴望爱与被爱”这是质安学院第三党支部书记王晶在志愿者活动前期调查时的感言。
为了积极落实承诺,践行服务宗旨,加强支部建设,响应学校关于“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和学习雷锋的号召,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关爱聋哑儿童”的活动。通过前期调查,学生们了解到位于杭州德胜路上的小铃儿语训部哑儿康复中心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
4月18日下午,支部全体成员去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大家为活动做了精心准备,给每个孩子送去了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教他们写字、画画、拍照、剪纸,和他们一起看动画片,组织玩游戏等。期间,一名9岁的小女孩认真练习发音的场景深深打动每一位学生。她是去年做了耳膜植入手术才戴上了助听器。因为下半年要上小学了,所以到康复中心来学习说话,虽然现在表达还很困难,但终于可以先听见声音了,心里非常高兴。大家都表扬她的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鼓励她战胜困难。
半天的时间很短,跟那些聋哑儿沟通过程也很辛苦,但是收获颇丰,大家都被孩子们深深打动并承诺今后会不定期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去欢乐。
“织围脖集体学雷锋”
学院第四学生党支部作为优秀学生党支部在各项党建活动中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率先探索了组织生活会上微博的新型党建交流模式。定期组织民主生活会、开展微博讨论、义务资助贫困儿童等活动都有条不紊的开展着。4月份又以“织围脖”的方式组织了“向雷锋学习、向英雄致敬”的主题生活会,并与08工业2班学生党支部成员进行微博互动。
支部副书记鲁静在微博上关于“向雷锋学习,向英雄致敬”的主题生活会的通知一经发出,就得到支部各成员的强烈支持和迅速转发。鲁静首先介绍了杰出校友——田思嘉同志的先进个人事迹,并播放了被誉为“雷锋精神的传人”——郭明义的视频。大家纷纷用插入话题和@博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视频的感悟和对雷锋精神的认知。一名支部成员说“雷锋精神不是浮云,好人好事不是传说”,还有同学留言“学习雷锋好榜样,郭明义,把幸福给你”。接着支部成员联系自身,就如何在本职工作上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如何将雷锋精神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避免学雷锋成为“一阵风”等话题与08工业2班学生党员展开深入讨论,使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党员们突破空间上的限制,一起进行了一场关于雷锋精神的交流会。一名毕业班党员同学说“雷锋精神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大学生党员们更是要以身作则,在学习生活上创先争优,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帮扶同学,将雷锋精神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导航灯,努力朝着先进、创新、奉献的方向前进”。
“雷锋精神虽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不变的是这种精神一直默默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鞭策、指导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实践。这种精神必将以更加多样的形式一直流传下去”08工业2班的范晨阳会后如是说。
“关注生活、关注PM2.5”
“‘PM2.5是什么东西?’;‘听说过调频FM、PM之类的,PM2.5还真不知道’;‘是一项标准?用来检测什么?没听说过哎’……这是大部分人听到‘PM2.5’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一脸茫然。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有普及知识的必要性。”第五学生党支部书记陈琛这么向笔者说。
第五支部成员全部是质量专业学生,平时民主生活会的时候不仅学习讨论有关党建、先进事迹的问题,也会关注生活中有关质量方面的各种信息。在了解到今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后,支部成员就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成员利用周末时间分组在下沙的几所大学(理工、传媒等)以及大型超市、医院、居民住宅区等多个地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发放了有关PM2.5基本知识的宣传单。后期对收回来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被调查者中有接近90%的人表示对PM2.5不了解,只是偶尔听到身边的人提到过,但具体是什么却非常不了解。80%的人表示PM2.5对健康应该影响不是很大,不用在意。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确实收获了很多,不仅向大众普及了知识,而且提升了专业素养,更增强了支部成员间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书香暖人心、惠及你我他”
五月意正浓,书香暖人心。本着“献爱心、送温暖”的宗旨,学院第六学生党支部成员于5月在校图书馆、寝室楼举行了向下沙农民工学校捐书活动,为农民工学校的小朋友筹集了一份精神盛宴,将他们的目光引领向世界。
活动由支部成员全体讨论决定,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前期通过在寝室楼放置爱心募捐箱,向大家介绍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一些情况,宣传相关知识,呼吁周围同学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来,然后于21日进行集中捐赠,并由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统计送到学校。
支部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捐赠形式灵活,不局限于课本,还包括与政治、社会、生活等的各方面书籍,希望那些小朋友不仅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还能适当得了解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旨在为那些小朋友提供多层面的书籍,多角度的扩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更多的接触到学校以外的世界,能更多的领略到来自全国各处的风俗文化,能更全面的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
本次活动,全体党员积极调动周围同学积极参与,踊跃捐献,汇集个人的绵薄之力为农民工学校的小朋友送去阵阵温暖。事后,支部副书记范寥若称“不是一定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能彰显党员的作用,就像曾经我们资助525车站小女孩一样,虽然只是发挥了大家仅有的光和热,但只要是尽己所能办到的事情,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质安学院党总支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院师生上下一心,精心策划完成一系列活动。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党员的创新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更有效地推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出党员的良好素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上一条:波兰华沙理工大学教授来校进行科研学术交流
下一条:校领导亲临质安学院实验室检查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