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能安学院推出“赋能学子”学风建设品牌系列活动,通过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实用的学习策略,从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赋能——考研学生慰问活动
为了向21级考研学生传递关怀与祝福,11月12日下午,学院举办“赋能学子,逐梦研途”考研学生慰问活动。在慰问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波亲切地询问了学生的复习进度、目标院校选择以及心理状态,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鼓励他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合理规划复习时间,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学院精心筹备的“赋能学子”暖心大礼包,内含考试专用文具套装、珊瑚绒毛毯、蒸汽眼罩、U型枕及牛奶等物品,大礼包让每位考研学生都感受到了来自学院的深切关怀,他们纷纷表示将更加坚定考研必胜的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考研冲刺阶段,用实际行动回馈学校的培养与老师的厚爱。
二、储能——21天阅读打卡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安学院于11月中旬特别推出了“储能——21天阅读打卡活动”。该活动鼓励学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阅读,并在学院指定的平台上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心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能在阅读中发现乐趣,提升自我修养。此外,学院还设立了“阅读之星”评选,对那些在阅读打卡活动中坚持下来的同学给予表彰,以此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共同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三、释能——最靓笔记评选活动
为促进学术风气的提升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能安学院于11月份举办了“释能——最靓笔记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响应,共有40余名学生提交了笔记。学院评审团依据笔记内容的完整性、逻辑性、美观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评审工作。参评学生中,有的以整洁的笔迹、详尽的公式推导和创新的错题整理方法脱颖而出;有的则以规范的书写和版面设计见长;还有的通过条理分明的笔记和使用不同颜色的标注来强调重点。经过多轮筛选,最终有17本笔记荣获“最靓笔记”称号。
四、蓄能讲堂
为提升学院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的能力与水平,能安学院精心策划并推出了“蓄能讲堂”系列讲座。迄今为止,该系列讲座已成功举办三期。在讲座中,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丁涛就《专利申请体会》进行了深入分享。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得主沈杰,从竞赛分类、竞赛流程、团队分工三个维度,倾心传授了参与学科竞赛的宝贵经验。图书馆翁素萍老师则就如何运用中文期刊数据库进行了讲解,不仅介绍了平台特性,还现场进行了操作演示,指导同学们掌握检索方法与技巧,并激励大家高效利用学校提供的数据库资源。唐文轩同学以自己在《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发表的论文为例,详细阐述了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以及外文科技论文写作的关键要点。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徐畅老师分享了题为《但行前路,无问西东》的个人求学与科研经历。
此外,学院还举办了“蓄能讲堂”之“就业传帮带·师兄师姐面对面”主题活动。活动特邀2021届安全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杭州市疾病防控中心的金登科校友担任主讲嘉宾,主题聚焦于公职类岗位的探讨和个人工作经历的分享。
“蓄能讲堂”系列讲座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促进了学生的持续成长与进步。
五、优良学风班评比会
为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立志成才的热情,学院于10月22日晚,在闻厅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了2023-2024学年优良学风班评比大会。在评比会上,参评班级从班级风貌、学风建设、党团活动、课外科技、文明寝室、未来展望等多个维度,以文字、图片、数据等形式,向在场的师生展示了各自的学风建设成果。汇报者们身着正装,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班级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完善的班级制度,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现场投票,22安全1班、23能源2班、22环境1班、22能源1班、22能源2班、22安全2班等六个班级脱颖而出,荣获院级优良学风班称号。各班级通过总结学风建设的成果,分享创建优良学风的经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学院学风建设工作。
能安学院自2024年1月成立以来,着力打造“赋能学子”学风建设工作新品牌。能安学院将不断完善学风建设体系,努力推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能安学院举办“量大新生活始于新起点”生涯团体辅导活动
下一条:能安学院举行“思源·千年舟奖助学金”颁奖仪式